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,经按蚊传播的寄生虫病。临床上以阵发性寒战、高热、出汗和脾大、贫血、容易复发为特征。在我国主要流行于东南沿海和西南边疆地区,具有夏秋多发、传播迅速、易于流行的特点。
我国疟疾流行的历史久远,云贵、两广和闽台一带,自古称为瘴疠之地。解放前疟疾在我国流行十分严重,1932年长江下游地区发生水灾,暴发疟疾流行,发病率达60%,死亡30万人,有“一根枕木一条命”的传说。据不完全统计,解放前全国疟疾年发病人数曾达3000万人,病死率约为1%。解放后,由于大力开展疟防工作,疫情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。但疟疾是一种传播快、易反复的传染病,在20世纪60年代初和70年代初曾发生大范围的暴发流行,1960年和1970年全国疟疾发病人数分别为1023万例和24万例,平均发病率高达154.4/万和296.1/万。经过多年的积极防治,1970—1990年每年发病人数平均以23.37%的幅度递减,至1990年发病人数已降至11.74万例。疫情报告疟疾发病率已连续多年控制在1/万以下。
近年全国报告疟疾发病数2002—2005年每年约为3万~4万例。2006年为60382例,发病率为0.47/万,其中间日疟47808例,恶性疟2838例,未分型9736例,死亡34例。发病人数较多的依次为安徽、云南、河南、海南和湖北5个省,占全国发病总数的95.0%,基中安徽省发病数占全国总发病数的58.0%,南部云南和海南两省分别占19.3%和6.4%。2838例恶性疟分布于25个省(直辖市、自治区),占疟疾总发病数的4.7%,其中云南、海南两省占89.8%,分别为2400例和148例。2007年全国发病47468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