隐翅虫没有毒腺体,但体液和生殖器内含有一种毒素,当虫体在人体皮肤停留时不引起皮炎,但在被打碎或压碎,使虫体内所含一种强酸性毒汁(PH1~2)接触皮肤后,在数小时内可引起皮炎反应。隐翅虫进入人眼,还可引起结膜炎。
形态特征:虫体长0.6~0.8cm,全身被覆短毛,头呈黑色,胸部橘黄色,鞘翅青蓝色,腹部大部外露,末端2节黑色。
分布:我国主要分布于东、南、西部,而北部少见。
活动与藏匿:隐翅虫最早在3月下旬可捕到,最迟在12月上旬可见。4~6月,种群密度较低;7月起虫口密度增高较快,8~10月达到高峰;此后缓慢下降。
昼伏夜出,日间栖息于枯叶、植物根际、朽木、树皮下,哺乳动物窝、鸟窝内,亦有部分与白蚂蚁同栖一处,肥沃且有腐败树叶、杂草的疏松土壤多见。多藏在土壤表层松土中,或钻在自己所打的洞中,瓦砾下多见,褐足隐翅虫多直接藏于遮盖物下。爬行甚快,也能飞翔,夜间喜围绕灯光飞翔,叮咬人畜,有趋光性,尤其是对日光灯,逢阴霾无雨闷热天气则活动加剧。
防治:①做好隐翅虫皮炎防治知识的宣传,搞好环境和个人卫生;②尽量减少身体暴露部位,发现隐翅虫爬附不要用手捏或拍击,应将虫抖落在地上,用脚踩死;接触后应洗手,及早用肥皂水清洗或涂以碱性溶液,如10%~20%氨水;③加强防护设施,装置纱门、纱窗,防止成虫入侵,并加强个人防护;当气温升高,气压下降,或雨后闷热时,该虫活动增强,更应引起注意;④农村夏秋季节割回的稻捆要及时的晒,不要堆积太久;⑤在隐翅虫活动高峰季节,用药物杀虫消毒,或在楼房附近设置灯光诱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