板齿鼠:别名大柜鼠、小拟袋鼠。
外形特征:体重500~750g,体长220~280mm,头小,吻短钝。耳壳较短,圆形,长18~30mm,向前折不到眼部,尾长略短于或等于体长,后足长40~53mm。头部和背部的毛长而硬,呈暗褐色,毛基灰褐色,毛尖棕黄色。腹部毛色较背部浅,尾毛短而稀疏,上下均匀为黑色,可见明显的环状鳞片。
生物学特征:板齿鼠繁殖能力强,一年四季均可繁殖,春、秋季繁殖力最强,全年可繁殖4~5胎,每胎产仔2~10只,多为4~6只。
分布:板齿鼠为东洋界代表鼠种之一,我国分布在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福建、台湾、云南、贵州和四川省的南端。喜低洼潮湿接近水源的地方,常栖息在土质较疏松的潮湿的池沼边缘或杂草丛生的河堤、田埂、竹林等环境中。有的也栖息在杂草丛中和柴草垛下。
活动与藏匿:板齿鼠营洞穴生活,洞系结构复杂,洞口较多,可达7~8个,2~4个为常见,洞口直径约13cm,洞道长260~750cm,洞道多数与地面平行,具有分支和盲道、巢和仓库。
板齿鼠为昼夜活动的种类,以夜间活动为主,但白昼也偶在茂密的甘蔗田中觅食或在草垛下活动。其性情机警多疑,出洞时先向四周窥探,确认安全时才出洞。如遇敌情迅速入洞,逃不掉时常站立前身,背毛竖立,张牙舞爪,扑向来犯者。该鼠善于游泳和潜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