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形特征:成虫体长4~6mm,翅展8~16mm。成虫淡黄色或黄褐色,即似麦粒色或稻粒色,且有光泽。复眼圆形,黑色,触角细长多节呈丝状,较前翅为短。有喙,下唇须3节,向上弯曲,超过头顶。前翅竹叶状,翅端较尖,翅面灰黄色,通常在翅端部及翅中横线处各散生有若干小黑点。后翅菜刀形,翅端较突出,前翘在近翅中室中部的位置向内凹入,翅面银灰色,缘毛均较长,尤以后缘毛更长,其长度约为后翅宽度的2倍。
生物学特征:温暖地区1年发生4~6代,寒冷地区1年发生2~3代。大部分以老熟幼虫在粮粒内越冬,到次年春暖化蛹。在距粮面30cm以内羽化的成虫,则爬出粮而进行交尾,交尾后24h开始产卵;在粮面深度30cm以下羽化的成虫因不能钻出粮面而死亡。在仓内产卵多产于粮堆表层,并多数产在稻谷的内外稃的间隙,护颖与外颖的间隙;小麦的胚部、腹沟、顶部;玉米的胚部。在田间产卵时多数产在灌浆后近黄熟的稻、麦或玉米粒上。每雌虫产卵平均为86~94粒,多达389粒。孵化的幼虫一般从粮粒的胚部或损伤处侵入粮粒内蛀食。幼虫侵入粮粒后边食边生长,在其中化蛹至羽化脱出。麦蛾的生长发育最适温度为21~35℃,发育最低温度为10~12℃。完成1代发育的日数为25~33天。
经济意义:麦蛾是我国储粮的重要害虫,在我国长江以南危害严重。它以幼虫蛀入粮粒,主要危害禾谷类籽粒,其中以小麦、稻谷、玉米受害最烈。
分布:原产墨西哥,现分布全世界。国内除新疆、西藏外,其余各省均有发现。